墻體綠化中植物的種植方法
墻體綠化在我國是特殊空間綠化最受歡迎的綠化方式。墻體綠化節約土地,開拓城市空間,使人類與自然有機融合,是建筑與綠化藝術的合璧。墻體綠化擁有廣闊的潛力和前景,有著各方面的動力支持。
墻體綠化不僅有葡萄、薔薇、常春藤等攀緣類植物,還有盆栽類植物等。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墻體綠化中植物的種植方法。
1、地栽
墻面綠化種植多采用地栽,地栽有利于植物生長,便于養護管理。一般沿墻種植,種植帶寬度0.5~1m,土層厚為0.5m。種植時,植物根部離墻375px左右。為了較快地形成綠化效果,種植株距為0.5~1m。如果管理得當,當年就可見效果。
2、容器種植
在不適宜地栽的條件下,砌種植槽,一般高0.6m,寬0.5m。根據具體要求決定種植池的尺寸,不到半立方米的土壤即可種植一株爬山虎。容器需留排水孔,種植土壤要求有機含量高、保水保肥、通氣性能好的人造土或培養土。在容器中種植能達到地栽同樣的綠化效果,歐美國家應用容器種植綠化墻面,形式多樣。
3、堆砌花盆
國外應用預制的建筑構件如堆砌花盆。在這種構件中可種植非藤本的各種花卉與觀賞植物,使墻面構成五彩繽紛的植物群體。在市場上可以選購到各色各樣的構件,砌成有趣的墻體表面,讓植物茂密生長構成立體花壇,為建筑開拓新的空間。
隨著技術的發展,居住環境質量要求不斷提高,建筑技術與觀賞園藝的有機結合為墻面綠化提供了新技術設備。
常見的適于墻體綠化的攀緣植物有:爬山虎、粉葉爬山虎、異葉爬山虎、絡石、紫花絡石、英國常春藤、中華常春藤、美國凌霄、大花凌霄、膠東衛予、扶芳藤、冠蓋藤、薜荔、爬藤榕、九重葛、毛寶巾、東南地錦、青龍藤。上述材料均可適于山石和柱形物的攀緣植物。除此之外,還有:啤酒花、金銀花、淡紅忍冬、盾脈忍冬、大花忍冬、苦皮藤、打碗花、田旋花、蝙蝠葛等。
墻體綠化不僅有不同的植物種植方法,它還有不同的綠化形式設計
1. 攀緣類植物墻體綠化
攀緣類植物墻體綠化是我們最常見的最傳統的墻體綠化。在街頭巷尾、籬笆莊附近經常能看到爬藤遍布在墻體或者籬笆上面。有的鋪天蓋地爬上多層樓去也是常有的。
2. 骨架式墻體綠化
骨架式墻體綠化是采用人工用不同材料搭建的骨架+花盆制作的墻體綠化。在搭好的骨架上鋪設滴灌或者噴灌系統,在放入花盆。
3. 模塊化墻體綠化
模塊化墻體綠化類似于骨架式墻體綠化,但更好的是花盆換成了方塊形、菱形等幾何模塊,更加靈活方便。
4. 鋪貼式墻體綠化
鋪貼式墻體綠化無需在墻面加設骨架,基本單元是工廠的一個有平面灌溉系統、種植層、防水層復合形成的10~15cm左右的種植系統,固定點處采用特殊的防水緊固件處理。
5. 水培式墻體綠化
在墻體外制作特定的骨架,然后在骨架上固定板材,再將高分子材料織物固定在板材上,在這個系統中作為植物種植載體,結合營養液神關系統,植物被隨意塞進植物載體中生長,以無土栽培為主。